硅胶充气密封胶圈气囊的制作工艺和过程
2025-03-17 09:06:51
亿谋橡塑
一、材料选择与预处理
硅胶原料
采用硅胶为主材,需根据应用场景(如耐温性、化学稳定性)选择适配型号,部分配方需添加活化剂、交联剂等辅助成分以优化性能。
若用于复合材料成型(如碳纤维制品),需搭配纤维预浸料或树脂体系,通过硅胶气囊提供均匀膨胀压力。
二、模具设计与制作
结构设计
基于产品需求(尺寸、形状)进行3D建模,仿真分析气囊膨胀后的受力分布,优化模具分型面及排气结构。
模具材质可选择金属(如铝合金)或硅胶自身,后者适用于低成本、小批量生产。
模具加工
采用CNC加工或3D打印技术制作高精度模具,确保表面光滑度及尺寸公差(±0.1mm以内)。
三、成型工艺
注射/浇注成型
硅胶通过注射机或手工注入模具型腔,控制注胶压力和速度,避免缺料或溢胶。
对于复杂结构(如内凹件),采用辅助成型:将预成型气囊置于纤维预浸料中,充气膨胀后压实材料并促进树脂浸润。
固化处理
加热固化,同时提升硅胶力学性能。
四、后处理与测试
修整与组装
脱模后切除飞边、毛刺,安装气嘴并密封接口,确保气密性。
性能验证
气密性测试:将气囊浸入水槽,观察是否漏气(无气泡为合格)。
功能性测试:模拟实际工况(如充气压力循环测试),验证耐压强度及疲劳寿命。
五、特殊工艺变体
复合材料气辅成型:通过硅胶气囊在施加均匀压力,提升纤维浸润度及制品致密性。
快速换模系统:模块化模具设计支持多规格气囊生产,缩短换型时间。